第三,平民参与战争的积极性越高,平民与战斗人员之间的界限就越模糊。因此,平民受到伤害的风险增加;法律专家质疑,区分原则(国际人道主义法的核心)是否能抵挡住这种压力。
武装冲突背景下的民间黑客行动的 8 条规则
毋庸置疑,民间黑客必须尊重其所在国家的法律。如果这些国家法律过于宽松、未得到执行,或者民间黑客决定无视这些法律,那么在武装冲突时期,国际人道主义法 (IHL) 提供了一套普遍认可的规则,旨在保护平民和不再具有战斗能力的士兵免受战争的某些恐怖。最恶劣的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构成战争罪,可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受到起诉。
在武装冲突的背景下,国际人道法并不禁止“黑客行为”,也不禁止平民对军事 厄瓜多尔资源 资产进行网络行动。但它规定了保护平民的基本人道考虑,即每个人在武装冲突背景下开展行动时都必须遵守的义务,无论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其目标是否合法,也无论行动是出于进攻还是防御。
国际人道法包含数百条规则——以下是一条警告和八条规则,任何在武装冲突背景下开展网络行动的人(包括非国家武装团体和民间黑客)都必须了解并至少遵守这些规则。团体或集体应确保其成员尊重这些限制。
注意:民间黑客可能会失去针对网络或物理攻击的保护,如果他们通过网络手段直接参与敌对行动,可能会受到刑事起诉
根据国际人道法,除非平民直接参与敌对行动,否则不得攻击平民。对军事或平民目标进行网络攻击可能构成直接“参与敌对行动”,并有可能使平民黑客遭受攻击。此外,虽然一国武装部队成员(包括网络操作员)可以免于合法战争行为(例如攻击军事设施)的惩罚,并在被捕时成为“战俘”,但平民黑客却不会(此处,GCIII 第 85 条第 3634 段)。如果被捕,他们可能会被视为罪犯或“恐怖分子”并因此受到起诉。
1. 请勿针对民用物体发动网络攻击*。
民用物体是指所有非军事目标的物体。这包括民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司、私有财产以及民用数据。军事目标不享有同样的保护。“军事目标”主要包括交战方军队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它也可能包括民用物体,具体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军方使用以及如何被军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