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脂肪酶活性降低是冠状动脉疾病的新危险因素
但肝脂肪酶活性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确定。
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 200 名男性的血浆中测量了肝脂肪酶活性。
结果发现肝脂肪酶活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这种关联主要存在于 HDL 水平 <0.96 nmol/L 的患者中。173
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肝脂肪酶活性低于 40 名对照受试者。
多变量分析证实了肝脂肪酶活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之间的独立关联。
此外,启动子位置 514 处存在 T 等位基因(导致启动子活性降低)与较低的肝脂肪酶活性和较高的冠状动脉疾病程度相关。
在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心电门控螺旋CT扫描中的钙化病变在肝脏脂肪酶活性降低时更明显。
数据显示,肝脏脂肪酶活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
因此,肝脏脂肪酶可能有助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并可作为 企业电子邮件列表 药物干预的靶点。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维持老年患者梗死前心绞痛的心脏保护作用
该研究考察了体力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成年和老年患者的梗死前心绞痛(临床上相当于缺血性预处理)的影响。梗死
前心绞痛似乎可以保护成年患者免于住院死亡,但对老年患者则没有这种作用。
然而,实验证据表明,运动可以恢复缺血性预处理对老年心脏的保护作用。
该研究针对 577 名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使用 FASE(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量表评估体力活动。患有
梗死前心绞痛的老年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 22.2%,未患有梗死前心绞痛的老年患者为 27.2%(p = 0.2)。
高 FASE 评分与住院死亡率降低密切相关。
高强度的体力活动降低了患有梗死前心绞痛的老年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但对未患有梗死前心绞痛的老年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没有这种作用。
因此,是体力活动,而不是梗死前心绞痛,可以保护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免于住院死亡。
然而,对于体力活动水平较高的老年患者,梗死前心绞痛的保护作用仍然存在。